在山東省曲阜市東南30公里處,有著一塊傳說中的風水寶地,那便是尼山。尼山傍水而立,山勢巍峨壯觀,河水漣漪起伏。這里是一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誕生之地,清明節(jié)前一天,作為孔子祭祀中最隆重的春季祭孔典禮在尼山舉行,引導此間的中外友人追根溯源、感受圣境。
上午9時,頌歌悠揚,長號齊鳴,古老的尼山孔廟大成門緩緩啟開。記者隨祭祀者在儀仗隊的引領下整理衣冠,拾級登上高高的臺階,經(jīng)神道進入孔廟。大門欞星門處,赫然而立“大明尼山書院”石碑。曲阜市文物局局長孔德平告訴記者,在古代有廟學合一的傳統(tǒng),始于唐代,兼有祭祀和教育兩種功能。雖然山上建有祭祀用的廟宇,因有了學堂的緣故,尼山孔廟前有了這塊統(tǒng)稱為“書院”的石碑?,F(xiàn)在的尼山孔廟有殿、堂、門、亭等建筑27座72間。
過了欞星門,在東南隅有座涼亭,叫“觀川亭”??椎缕浇榻B說,當初孔子來到?jīng)鐾r,看到山下尼山水庫那里潺潺溪流,發(fā)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以川水來象征時光的流逝。觀川亭始建于金代,現(xiàn)在所看到的為清代重修亭。
邁過大成門,來到了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大成殿”。記者看到,單檐黃瓦歇山頂,四柱前后廊式木架,檐下有斗拱,大梁之上繪有鳳穿牡丹等圖案。殿內(nèi)供奉著孔子和四配,四配即顏回、孔伋、曾參和孟子。
據(jù)工作人員梅花女士介紹,這四合小院就是“尼山書院”,是古時學生們讀書的地方,青磚灰瓦,幽紅木門。只見房內(nèi)掛有孔子的畫像,焚有檀香,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條幾。
在尼山五峰環(huán)抱之中,有一條小溪,流水潺潺,涓涓有聲。“溪由山澗匯流而成,經(jīng)孔廟、觀川亭、夫子洞向東流去。因哺育圣人成其千古之名流,故被后人舉為智慧之源———智源溪。”孔德平告訴記者。
位于尼山孔廟之后的中和壑,取名源于儒家“中和”思想。這里的石頭呈橘黃色,石質(zhì)細膩,花紋較密,用此石制作的硯臺堅細濕潤、不滲水、不漬墨,發(fā)墨有光,為制硯之佳品,是歷代皇家官吏、文人墨客求之不得的文房寶物。尼山硯為曲阜三寶之一,所以這條溝壑又稱“尼山硯溝”。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陣陣悅耳誦讀《論語》的童聲不時傳入記者耳際。此間尼山腳下的夫子洞前,20名學童正在向參加辛卯年春季祭孔儀式的海內(nèi)外嘉賓,表演中國古代人生的首次大禮——啟蒙教育開筆禮。
“夫子洞”看上去并不起眼,簡單的幾塊石頭壘作門,洞內(nèi)面積不到10平方米,相傳孔子就出生在這里。
由于夫子洞地勢較低,一到雨季,附近尼山水庫的水經(jīng)常侵蝕到它,2006年此間實施了尼山夫子洞防水景觀工程。如今,夫子洞前,石板小路、拱橋涼亭、花卉灌木一應俱全,為這道傳奇景觀添資增色。
張明哲表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尼山和山上的孔廟一起隨著圣人孔子聲名遠揚。2010年首屆世界文明論壇在儒家文化的源頭尼山成功舉辦,尼山”和“尼山論壇”已成為世界文明對話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