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眼界寬時無物礙,心源開處有清波”。
我們平時所說的眼界,實際上是一種心界,一種境界,主要是指人的思維、見識以及看問題的方式方法。“眼界”,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一個人看事情、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水平。眼界有寬窄、遠近、大小、高低之分,這些都取決于一個人的文化、教養(yǎng)、見識、悟性、智慧、常識、知識積累等等。
世人長相千差萬別,他們的性格各有不同,其眼界也大相庭徑。見仁見智之分,樂山喜水之別,泰山鴻毛之異,舉重舉輕之差,皆因眼界不同而異也。廣言之,一個人所做出的任何一個選擇、判斷,他的言論、行動,他的為人、做事,他的奮斗及其結果,無不體現(xiàn)或者表現(xiàn)著他的眼界。
人類任何形式的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被教育者增長知識、增長才干、增長智慧,使他們的眼界朝著寬、長、高、大的方向發(fā)展。反過來,人類所以需要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地培養(yǎng)自己的后代,使之成為人才,也是由于人類中的任何一個分子,哪怕是最優(yōu)秀的分子,他們的眼界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緣故。也就是說,人的思想本身是有一定缺陷的,眼界是有礙的。
孫中山先生曾經(jīng)講過科學家牛頓的一件趣事:牛頓養(yǎng)有一大一小兩只貓,經(jīng)常出入于牛頓的工作室,埋頭于工作的牛頓,不得不常常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給他喜歡的貓們開門、關門,而這又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怎么辦呢?大科學家牛頓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就在門上挖了一大一小兩門洞,大的過大貓,小的過小貓,這樣就可以免除自己經(jīng)常不斷地開門關門之苦而安心地投入工作了。可這個舉措,令常人感到可笑。為什么呢?有一個大洞足可以讓兩只貓來往了,再挖小洞則純屬于多此一舉。這個故事說明,智者千慮也難免有一失。人的思維的定向性,讓人的智力朝著某一方向發(fā)展,而對自己思維定向以外的東西,往往不能達到哪怕是常人一般的程度,不能真正做到眼界無礙。
有礙和無礙,不是絕對不變的,它是一個問題中的兩方面。要做到眼界無礙,人首先得不斷地調整自己,使自己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全方位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界,不能僅僅在一條線、一個平面上看問題,而應當在一個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里立體地認識問題;其次,盡量多地學習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不斷地為自己的思維增加營養(yǎng),通過學習開闊自己的心境和眼界;第三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在實踐中學會與有智慧的人談話,交流思想,從中看到自己不足的方面而予以彌補;第四,最為重要的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提高靜力、定力,提高悟性、悟心,不斷開悟,哪怕日增一絲一毫,也要日積月累,堅持不懈。這樣,我們就有可能天天開悟,時時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