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百”人物中的共產(chǎn)黨員·鏈接
何叔衡一生:不為一身一家升官發(fā)財
何叔衡后人:靠勞動自食其力堅守勤勉家風
“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升官發(fā)財以愚懦子孫!”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何叔衡當年在白色恐怖中走出鄉(xiāng)關(guān)、毅然投身武裝斗爭時留給后人的一句話。在何叔衡壯烈犧牲70多年后,這種精神依然激勵著他的后人:自食其力,友善待人,堅守勤勉家風。
何叔衡的故鄉(xiāng),在遠離塵世喧囂的湖南省寧鄉(xiāng)縣沙田鄉(xiāng)長沖村一個風景如畫的山坳里。作為革命長者的后輩,坐在記者面前的何叔衡曾孫何盛明、何光華,都是憨厚淳樸的老農(nóng)。由于相隔年代久遠,何盛明、何光華等人對何叔衡的精神風范,只能通過家書中的只言片語去感受。何家人印象最深的事,是1927年長沙“馬日事變”發(fā)生后,何叔衡在寧鄉(xiāng)一聽到消息,不僅沒有畏縮躲避,反而以赴湯蹈火的勇氣,直奔白色恐怖籠罩下的長沙尋找黨組織。旋即,自稱“忘家客”的何叔衡遠赴莫斯科。其間他寫來的家書對后人明言:“我絕對不靠你供養(yǎng),且我絕對不是我一家一鄉(xiāng)的人。我的人生觀,絕不是想安居鄉(xiāng)里以求善終,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升官發(fā)財以愚懦子孫。此數(shù)言請你注意。”這些至今看來仍充滿以身許國豪情壯志、擲地有聲的話語,成為何氏一門重要的家訓。
“我們都靠自己的勞動自食其力,決不能為前輩抹黑!”年過花甲的何盛明告訴記者,他當過井下礦工、鋼廠工人,如今靠微薄的退休金在家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對于自己的生活境況,何盛明說:“我兩個兒子大學畢業(yè)后分別在青島、長沙工作,結(jié)了婚、買了房。作為尋常百姓人家,衣食無憂,我過得很安心。”
身材矮小的何光華一輩子在家務農(nóng),如今年近六旬,還在四處打工維持生計。因為家境貧寒,何光華的兒子早早輟學,外出打工謀生。眼看著春節(jié)過了,小伙子正忙著四處找工作。記者注意到,盡管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但何光華的家收拾得井井有條,里里外外都打掃得干干凈凈??腿艘贿M屋,何光華的妻子就用潔凈的白瓷碗為客人們泡上自制綠茶。老老少少滿臉熱情的微笑,寫滿了淳樸和善良。
寧鄉(xiāng)縣文物局局長張筱林帶記者走在鄉(xiāng)間,還能看到何叔衡及其先輩捐建的學堂遺址、至今仍在使用的廊橋。何叔衡的故居泥磚砌墻,泥漿混合稻谷殼粉墻,屋頂覆蓋青瓦,是一座19世紀典型的南方鄉(xiāng)村民居。
張筱林說,何叔衡故居目前受到文物部門的保護,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記者打開放置在故居廳堂一角木凳上的留言本,發(fā)現(xiàn)參觀、留言者來自五湖四海,中文、英文、俄文等各種文字書寫的留言。字里行間,全是對何叔衡的懷念與崇敬。
何叔衡故居周邊,一草一木都曾見證中國革命的歷史。何宅的堂屋,當年是何叔衡與謝覺哉、姜夢周、王凌波等革命先賢經(jīng)常聚會之所。何叔衡故居前,一個小池塘清波蕩漾。張筱林告訴記者,1917年7月,何叔衡在家中盛情款待了來此游歷的毛澤東和肖子升3天。時值盛夏,酷愛游泳的毛澤東幾乎天天都要跳進這個池塘暢游一番。而何叔衡故居東側(cè)小山上,是何叔衡族人、辛亥革命元勛何南薰(又名何梓林)的墓。雙層“山”字形墓葬,墓道兩側(cè)肅立著石人、石馬,護墻上花崗巖人物浮雕精美,孫中山先生題寫“為國捐軀南薰司令千古”的墓碑,更為蒼蒼墓園平添了莊嚴和肅穆。
眼看著漂亮的水泥路修到了村口,砂石路通到了家門前,何盛明、何光華相信將來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再過幾年,我們這里就是標準的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啦!”何盛明說,今天的生活是靠先輩們舍生忘死創(chuàng)造的。何家人要發(fā)揚何叔衡“舍小家為國家”的精神,不僅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更要講風格、比貢獻,熱心幫助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盡自己的能力爭取多支持鄉(xiāng)村公益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