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raslo"></code>

        <thead id="raslo"></thead>
        加強孝道教育構建和諧社會
        發(fā)表時間: 2012-05-10來源:


        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作者:劉存祥

             一、孝和孝文化的內涵與外延
             (一)孝和孝文化的產生
             俗語云:百善孝為先。的確,孝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孝”是最早出現的道德范疇之一。“孝”的含義,無論是從字形的結構分析,還是從后儒的解釋來看,都體現了父母和子女的關系?!稜栄拧分^“善事父母為孝”。許慎在《說文》中謂:“善事父母者,從老、從子,子承老。”朱熹在《論語集句》中認為孝乃“善事父母”之謂??傊?,“孝”的觀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出現,殷人崇拜祖先,周人把文王神化,使其成為周人共同“孝敬”的對象。筆者認為,孝乃人之天性,與母愛是母親的天性、愛美是人的天性一樣,子女對生身父母也存在這種天性。這是人類繁衍生存的自然法則。烏鴉都有反哺之情,何況人類。這種天性就是“孝”。
             然而這種樸素的、本能的孝,在父權制確立、等級名份制出現之后,被有意識的強化了,孝的倫理規(guī)范更被突出,特別是以孔子、曾子為代表的早期儒家,首先將這種被強化的孝行觀加以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而后又經過孟子、荀子和兩漢儒家學者的進一步闡發(fā)和發(fā)展,孝的地位和作用隨之也被大大加強,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孝”的理論和學說,這整套有關“孝”的理論和學說也就是本文所要講的孝文化。如《孝經·圣治章》載孔子謂“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經·開宗明義章》謂:“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國語·周語下》云:“孝,文之本也。”《呂氏春秋·孝行》云:“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西漢楊雄《揚子法言·至孝篇》云:“孝,至矣乎!一言而該,圣人不加焉。”他們都將“孝”看作人類的最高倫理規(guī)范,即使圣人之行也不能超過它。同時,“孝”還有至高無上的普遍性,如《禮記·祭義》載曾子謂:“夫孝,置之而塞呼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就是說,孝乃無時不行,無地不行,無人不行,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行為準則。
             (二)孝和孝文化的內涵
             《孝經》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被歷代統(tǒng)治者奉為治國之“至德要道”,它的問世,標志著我國完備的孝文化的形成。其中記載的孔子向其弟子曾參講述孝道的言論對中國的影響卻是歷久彌深??鬃釉唬?ldquo;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的生命源自父母,因此對于父母賦予的身體、四肢、毛發(fā)、皮膚都要特別地愛護,不敢損壞傷殘,這是孝的開始,是基本的孝行。《孝經》認為孝本源于原始的親親之愛,“父母生之,續(xù)莫大焉。”“父子之道,天性也。”視“孝道”為天經地義的事情。“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人人皆父母所生,個個皆尊長所養(yǎng),知恩圖報,寸草春暉,凡有血氣,莫不如此。因此說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出發(fā)點。“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這樣,在孔子的倡導下,孝敬父母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和無形的社會契約,上自帝王將相,下至村野匹夫,都必須躬守親行。因此,自漢代以后,《孝經》成了少年兒童的啟蒙教材,為世人代代傳頌。它所宣傳的孝道理念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入炎黃子孫的骨血,成為華夏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美德。
        “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為世人所不齒,遭世人唾棄之大事。為了宣揚提倡孝道,防患于未然,孟子還詳細總結了五種不孝的表現即“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以此警戒后人,謹思慎行,防微杜漸,以免做出有違孝道、危害家庭和睦和父子倫常之惡事。對于孝子的要求有三事特別重要:“是故孝子事親有三事,生則養(yǎng),沒則葬,葬畢則祭”,是古人對孝子的基本要求。“冬溫而夏清,昏定和晨省”,是孝子必不可少的項目。“父母唯其疾是憂”,要時刻考慮怎樣使父母健康長壽,以免遭受疾病的痛苦。“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是對子女提出的更高要求,父母上了年紀,一方面要為父母的高壽而欣喜,另一方面要為父母的年邁體弱而擔心。此外,更要從人格上尊重父母,“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總之,子女應該做到“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事父母能竭其力”,所有能使父母身心愉悅的事情,都要盡心去做。這些言論陶冶了人們的思想情操,促進了社會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序,對我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都起到促進作用。
             (三)孝和孝文化的外延
             孝和孝文化為什么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呢?這是因為,一方面在古代中國,人們的社會生活與血緣關系聯系非常緊密,使中國傳統(tǒng)社會體現出一種家國同構的特點。而孝在周代興起時,本身就是合血緣親情和家族政治為一體的觀念。在當時家天下的時代,孝的這種“尊祖敬宗”的宗族道德本身就能起到“和睦九族,加強天下政治團結的功能”。另一方面,因為中國人生活在一種家國同構的日常生活與政治生活中,又進一步強化了“孝”這種道德。特別到了春秋時期,“孝”的倫理規(guī)范更加突出?!墩撜Z·學而》云:“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在如何行孝上,《孝經》又分出了三個境界:“夫孝,始于事親,忠于事君,終于立身。”始于事親是指家庭內容的事,忠于事君是指政治社會領域的事情,終于立身是指道德建設的事情。所謂“事親”,也就是指《孝經》中說到的:“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所謂“事君”,實際上就是“移孝為忠”?!缎⒔洝吩疲?ldquo;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以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所謂“立身”,就是《孝經》中說的“形成于內,而名立于后世矣。”簡言之,就是“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所以說,“孝”和孝文化就是在養(yǎng)親敬親取得家庭內部和諧、在社會上取得事業(yè)成功之后,進而在道德理想層面上有所“建樹”,實現“立功”、“立言”、“立德”的大圓滿?!对恿⑿ⅰ吩疲?ldquo;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長”,曾子認為孝養(yǎng)父母與忠于事君兩者是一致的。顯然之,孝和孝文化已經不是純粹的“養(yǎng)親敬親”情感了,而是已從“親親”的家庭倫理出發(fā),將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責任之心,推而至于整個社會和天下國家,將屬于父子之親、母子之情的倫理關系,與上下等級,友朋情誼,君臣之道,夫婦關系結合起來,從而起到端正人心,純化情感,改善關系,達到和諧的作用,成功地實現了事親敬長之情與忠君愛民主義的結合,實現了修身養(yǎng)家之法與治國平天下之道的結合,為鑄造中華民族的善良、謙遜、忠孝、節(jié)義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為了使國人自覺的奉獻愛心,正確地履行孝道,孝文化對不同等級的人也提出了不同的行孝準則。曾子曰:“不孝有五,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zhàn)陣無勇,非孝也。”“孝有三:大孝不匱,中孝用勞,小孝用力”。就是說,對于富有四海的天子,要做到“愛敬于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型,示范)于四海。”即對父母要做到愛敬,對民實行德治,用榜樣的作用來教育人感化人。對于諸侯則要求其“在上不驕”,“制節(jié)慎度”,以便“富貴不離其身,保其社稷,和其民人”。對于卿大夫,則要求其循規(guī)蹈矩,“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做到“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對于士人,則要求其將孝心化為忠順,“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對于庶人,則要求其“勤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每一個等級,由于社會地位和所處的位置不同,他們在行孝時的責任和具體要求也就不一樣。但是,對于父母的養(yǎng)和敬卻是相同的,也是一慣的。
             但是,孝和孝文化的所謂從父、順長、忠君都是有條件的。如果君親父兄的言行合乎于義,則敬之順之;如果不合乎于義,則要爭之諫之。否則不義而順、行邪不爭,就是陷親于不義,那恰恰就是不孝,所以曾子又提出“從義不從父”的行孝原則。
             作為人類本性的孝,進入階級社會后又進一步得到了升華。在儒學中,孔子十分重視“孝”字,把“孝”作為“仁”的基礎?!墩撜Z》中“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古時弟、悌通用)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就是說君子專心致志地做基礎工作,基礎確定了,道就會產生,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就是“仁”的基礎??鬃诱J為,如果對生身父母和同胞兄弟都不能格守孝道,那就枉談仁道了。所以“孝”便成為考驗一個人是否為仁的試金石。為仁是從孝悌開始的,是仁道的出發(fā)點。在古代宗教等級森嚴的國家,家和國是一體的,在道德、血緣上的孝悌,在社會關系上就是綱常秩序。在家事親,在國事忠,事親以孝,事國以忠,儒學思想把對父母兄長的孝悌擴展到對君王對國家的忠誠,對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產生了巨大作用。特別是到了漢代,忠孝混同的思想影響面越來越大,對封建社會的穩(wěn)定產生了更為直接的作用。孝文化中反復倡導的“移孝作忠,移悌作順”便是忠孝合一、悌順合一的最終結合。在封建社會,孝文化涵蓋了一切的最高道德。“孝,始于事親,忠于事君,終于立身”這種倫理觀念為維護封建社會的穩(wěn)定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
             (一)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種社會形態(tài),孝道和孝文化是一種維系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一種文化狀態(tài)。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和精神現象,它源自社會生活,更重要的是來源于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沒有現實對和諧社會的追求,也不會有和諧的文化。因此說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衍生物。但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不是被動地消極地反映社會現實,如同精神對物質的反作用一樣,孝道和孝文化對于和諧社會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動力。
             (二)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是構建和鞏固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構建和諧社會既包含著孝文化建設的內容,同時更需要孝道和孝文化的引導和支撐。孝道和孝文化是社會和諧的精神歸依,也是社會和諧所必須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和精神源泉,它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觀念引導、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撐的作用,更是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道德和教化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對于社會而言,孝道和孝文化具有明確的價值方向作用,內含著人們高度認同的共同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因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應該是同步的,共融的,相輔相成的。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將是一個長期的奮斗過程,需要克服種種困難,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大力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有助于我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盡快形成寬宏包容、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尊老愛幼、同舟共濟的人文環(huán)境和道德規(guī)范,為構建和鞏固和諧社會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礎。
             (三)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是調節(jié)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現實需要。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止的,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階級和階層結構及行業(yè)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大批非公有制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職工以及進城農民工等成為工人階級的新成員,社會中出現并形成了諸多新的階層,行業(yè)和部門的差異帶來的利益不均,各階級、階層之間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利益矛盾逐漸顯現,社會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體和利益訴求不斷增加,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yǎng)和自我意識的加強,使虐待老人現象時有發(fā)生,行政體制、干部隊伍中的腐敗現象不斷發(fā)生;特別是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較大沖擊,過去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所產生的群體對權威和體制的依賴性、依附性已經減弱,獨立性、民主性、多元性開始凸顯。這種隨著社會結構、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而出現的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社會矛盾需要相應的社會機制和社會文化來調節(jié)、整合和化解。而孝道和孝文化作為一種行為文化,強調理性平和、溫良謙讓、求同存異、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具有弘揚正氣、凝聚人心、增強融合的功能;孝道和孝文化作為一種規(guī)范體系,對體制、法律、道德的構建發(fā)揮著靈魂和指導作用,約束和規(guī)范著社會生活秩序,能夠起到調節(jié)關系、化解矛盾的作用。改革越深入,社會越分化,使社會更加多極化,愈加需要孝道和孝文化的引領、規(guī)范和整合。
             三、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健康發(fā)展。
             (一)在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中,既要堅持先進性,又要堅持廣泛性,沒有先進性,就沒有導向力和核心凝聚力,就不可能帶動整個社會和諧思想觀念的不斷提升;沒有廣泛性就沒有公眾融合力,難以被社會大多數成員所接受。因此,在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中,我們一定要堅持先進性與廣泛性的統(tǒng)一,要牢牢把握住時代的主旋律,把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的核心和根本,大力倡導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集體、愛國家,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凝聚力量、激發(fā)活力,努力形成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精神信仰,不斷增強華夏民族的凝聚力、親和力和號召力。
             (二)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必須繼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文化的發(fā)展過程是歷史的積累過程,崇尚敬老尊老、崇尚孝道、崇尚和諧、崇尚文明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思想精華,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道德和行為方式,在歷史上起到了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儒家提倡的“仁者愛人”、“和而不同”、“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君”、諸侯“治國者,不敢侮于鰥寡”、“大夫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倫理觀和價值追求,構筑了孝道和孝文化的基石和根本。我國孝文化中這些優(yōu)秀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衡量人們道德素質的重要尺度,為我們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要不斷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孝道文化中的精華,充分發(fā)揮其所蘊含的當代價值,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在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堅持創(chuàng)新理念,努力做好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文化具有不同的時代內涵和現實形態(tài),因此創(chuàng)新是使文化發(fā)展的動力,也是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保持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必須站在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前沿,牢牢把握文化發(fā)展的脈搏,積極培育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有利于激發(fā)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全新局面。在進行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中,一方面要正確對待傳統(tǒng)的孝文化,傳統(tǒng)孝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會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動力和優(yōu)化人際關系的良藥。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發(fā)揚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繼承精神,師古而不泥古,在對孝文化深刻認識和全面把握的基礎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古為今用。另一方面,要堅持與時俱進。要把握時代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趨勢,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進群眾,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行為準則,如黨中央提出的八榮八恥和精神文明建設條例等。在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積極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從人民群眾生機勃勃地偉大創(chuàng)造中汲取養(yǎng)份,對民族文化進行創(chuàng)新,對體現孝道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與動力,使之與今天的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xié)調。如《二十四孝》中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在今天看來,母親想吃魚,兒女只要到市場上把魚買回來就可;再如父母病了,只要及時把父母送到醫(yī)院治療就可,完全不必象庾黔婁那樣“嘗類心憂”;夏天,為父母買上蚊帳,更不需要象吳猛那樣“恣蚊飽血”,來減少蚊蟲對父母的叮咬。只有這樣,才能推陳出新、活學活用,才能創(chuàng)造出既具有時代精神,又具有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特征相協(xié)調的孝文化。
             (四)為達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進而社會和諧之目的,應對少年兒童加強孝道教育,不斷提高公民素質。在當代社會,我們不僅要對父母盡孝,而且要對社會、團體、人民、國家盡忠、持敬盡責,因此,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提高國民的道德素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
             1、對幼兒的孝行教育要及時進行,勿失時機。一個人的發(fā)展,幼年時期是奠定基礎的階段,所以應特別提倡對幼兒進行孝行教育要盡早進行。“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這一觀點符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人在幼小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信息庫大多為空白,此時輸入的信息是持久而牢固的,且對一生行為有指導作用。因此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蒙學孝義教育,使其從小就知道敬親、報恩、服務社會的道理。
             2、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教育子女踐行以孝悌為中心的道德規(guī)范。家庭教育的關鍵是處理好教與愛的關系。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教育和愛護巧妙的結合起來,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只愛無教,或只教無愛。很多父母對孩子只愛不教,在生活上盡量滿足要求,放任自流,毫無限制,孩子做錯了本該訓誡反而獎勵,孩子說錯了話本該責備反而一笑了之,使兒童不能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時間一久,“少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孩子惡習已成,再去改造他,則悔之晚矣。父母應當嚴肅的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對孩子應愛教結合、嚴慈有濟,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樹立父母的成信。“使為則為,使止則止。”“父母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同時在加強兒童道德塑造的同時,父母要做好示范作用,風源來自上,教義起自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3、在企業(yè)、單位和機關錄用員工、公務員等條例中,要明確規(guī)定被錄用者要有孝心、孝行。一個人在家庭中講究孝道,有孝行,到企業(yè)、單位、機關后,便會尊敬長者、尊敬領導、敬業(yè)愛崗。在春節(jié)或父母節(jié)時,單位也給那些工作成績突出而且父母沒有收入的員工發(fā)放“孝子工作獎”,這樣既提倡了孝道,又增強了單位內部的凝聚力。
             4、在新錄用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要用“忠、孝、禮”的精神進行培訓。通過多種形式對新員工講家庭、單位與國家的關系,回顧中華民族遭受外強侵略的屈辱史,大力宣傳歷史上一些民族英雄的光輝業(yè)績,使新員工將對父母的“孝”升華為對國家無限的“忠”,并使其逐步認識到,干不好工作就是沒有對國家盡“忠”,進而也就是一個不“孝”之人,就將會受到人們的鄙視。
             (五)加強孝道教育,更好地解決中國老齡社會的養(yǎng)老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在進行孝道教育過程中,要通過學校、單位、社會對公民進行孝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從而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和睦的家庭關系,只有家庭和睦,才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現如今,人們的生產、交往活動雖然已經不再集中于家庭之中,但家庭關系和家庭生活仍然是中國最主要的人際關系,現代中國的絕大部分人仍然有著深厚的家庭情結,親子關系的和諧價值仍然為人們所珍視。所以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孝”道這一傳統(tǒng)美德的根本,即要孝敬父母。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養(yǎng)老大多數還要采取家庭養(yǎng)老模式。贍養(yǎng)父母雖然也是公民的一項法律義務,但這項義務具有更多的倫理性,其履行更需要自覺。因此,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能更好地促使兒女履行自己養(yǎng)敬父母的責任,從而更好地解決中國老齡社會的養(yǎng)老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六)弘揚傳統(tǒng)孝道,更好地培養(yǎng)現代中國人的道德責任感,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拋開傳統(tǒng)孝道的政治功能,孝作為人的倫理責任心的源頭和實踐道德的首德,這一內在機制在當代中國社會的道德建設中始終沒有改變。人們最早接觸的人際關系就是對父母的關系,人間的慈愛與呵護首先來自于父母,人總是在他人的愛中感受愛,體驗并行成最初的道德責任感。因此,愛團體、愛社區(qū)、愛民族、愛國家的道德心與責任感,首先都是產生于愛父母的感情中。一個人的初始責任也就是對父母的責任,人的道德成長過程中把這種責任感在不自覺中不斷地擴充、升華,而形成了對他人及對社會的愛與責任。因此,在一個人的青少年時期,一定要重視對其進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我們每個人不管年齡多大,只要父母健在,我們仍然是兒女,都不能擺脫孝敬父母的責任。而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為人子女的身份,孝敬父母是培養(yǎng)公民道德素質的起點。我們之所以要在整個社會中加強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是因為孝的主體是廣泛的,孝作為道德的起點,愛與責任進一步擴大、升華,從孝敬父母中升華到愛他人、愛民族、愛國家。因此,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是培養(yǎng)中國人道德的起點和源頭。所以,以源頭上做好孝道教育和孝文化建設工作,是培養(yǎng)當代中國人的道德責任感,提高國民道德素質的關鍵所在。
             (七)正確提倡孝道,加強對青少年的孝道教育是當今社會的必要。作為人類本能的孝,進入階級社會以后,逐漸遭到異化。封建統(tǒng)治者在孝的名義下,要使臣民象孝順父母那樣忠于自己,以維護自己的封建統(tǒng)治;一些家長在孝的名義下,獨斷專行,蠻橫無理干預和剝奪子女的正當權益,以顯示自已的尊嚴。因而在新中國成立后,針對某些人對孝的誤解,在有關輿論宣傳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作為人類天性的孝幾乎被忘卻殆盡。改革開放以來,對于孝的教育仍然受到忽視,部分人的不孝行為更加嚴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片面理解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為西方人不講孝道,對年邁父母沒有贍養(yǎng)責任,我們也可仿效;二是父母對子女的溺愛,造成了子女的自私自利和以我為中心的習性;三是黨和政府沒有出臺有關對青少年進行孝道教育和有關孝文化建設的規(guī)則條例,于是在封建家長制得到克服的同時又走向了反面,致使青少年不尊重父母的正確教育,不對年邁父母盡孝心的現象愈演愈烈。盡管現在的家長比過去任何時侯都要關心子女的成長,“吃要講營養(yǎng)、學要上重點,穿要講高檔,自己辛苦付出不少,換回的卻常常是子女的逆反、抱怨”。調查顯示,超過60%的子女對父母的家庭教育不滿意。更有甚者,某名牌大學的一位碩士畢業(yè)生,竟然因為父母拿不出供其購房的巨款聲稱要與父母脫離父子關系。至于侵占老人房屋、財產、打罵虐待老人的現象更不勝枚舉。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對青少年的教育中缺乏“孝”的教育,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重身輕心,重智輕德,重他律輕自律”,從學校到社會沒有經常性地開展孝道教育,沒有形成子女對父母盡孝道的輿論氛圍和壓力。因此,在老齡社會來臨的中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運用傳統(tǒng)的孝文化加強對社會轉型時期的國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孝道教育,對于扭轉當今社會上不重視老人甚至歧視和欺凌老人的現象,已成為政府和社會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對于傳統(tǒng)的孝文化,我們要象對待傳統(tǒng)儒家文化那樣,去粗取精,推陳出新,正確引導,一定能夠在孝行教育中發(fā)揮出積極作用,將大大有助于父慈子孝、老有所養(yǎng)的局面出現,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美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作者單位:沂南縣志辦公室)
         

        責任編輯:和諧中國網
        国产免费又黄又刺激,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污黄成人网站 入口在线观看,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视频观看不卡

        <code id="raslo"></code>

            <thead id="raslo"></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