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是以個體方式存在,而是生活在家庭和人際之中的”。
“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上世紀80年代傳唱度頗高的一首歌曲,而今仍頻頻被人想起。近年來,伴隨全面小康目標的提出,中國社會各階層對于“幸福”的關注熱度逐漸走強。
10月25日,一項圍繞“家庭幸福感”的社會調查在北京地區(qū)啟動。這一為期三天的調查,是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和瞭望周刊社合辦的“2012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的試調查。調查首日,5個調查小組分赴北京市昌平區(qū)的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填寫調查問卷約220份。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公正客觀,調查全部采用調查員與調查對象“一對一”單獨訪談的方式。被訪人群的年齡跨度從21周歲到75周歲,職業(yè)涵蓋農業(yè)勞動者、工人、機關干部、學生等。
“2012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是一次全國性大型公益調查,采取實地入戶抽樣調查和網絡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力圖探尋組成“中國式家庭幸福感”的若干元素,了解社會各界對家庭發(fā)展的需求,引導科學、文明、健康的新家庭理念和正確的幸福觀、價值觀,促進廣大群眾參與家庭發(fā)展,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建立健全家庭發(fā)展政策提供依據。
家庭幸福是幸福之源
與其他“幸福”類調查不同,此次調查將關注點鎖定于“家庭”之上,這是基于對中國社會特殊人文環(huán)境的深入思考。
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所說,“中國人不是以個體方式存在,而是生活在家庭和人際之中的。”中國“家本位”社會的色彩較為濃厚,每個人的成長、結婚、生子都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因此,中國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建筑于家庭幸福感之上。而家庭幸福感,則是包含了家族親情、鄰里關系、親子關系、夫妻關系等若干因素在內的網絡關系。
2011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建立完善家庭發(fā)展的政策,促進家庭和諧幸福”。此后,國家人口計生委在全國范圍開展了創(chuàng)建幸福家庭活動,“促進家庭發(fā)展”日益成為人口計生部門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新的切入點和立足點,可謂中國計生部門工作內容、重點、方式的一次歷史性轉變。
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張漢湘說:“家庭幸福是幸福之源。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幸福感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全面反映家庭生活的主要需求、意愿和預期,分析和測算中國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影響程度,積極探索提升家庭幸福感的主要途徑和政策措施,為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為了最大限度地勾勒中國家庭幸福感的面貌,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個人情況、家庭基本狀況、家庭與鄰里關系、對家庭幸福感的評價、配偶及兩性關系、子女情況、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基本情況等七大板塊。問卷的設計者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說:“如此細致的問卷設計,就是希望能夠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幸福感的真實面貌。”
“科學抽樣是調查的關鍵”
據了解,此次“2012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將采取實地入戶抽樣調查和網絡調查相結合的“復合方式”展開。
實地調查將在北京、浙江、安徽、甘肅、河南、四川、遼寧七個省(直轄市)采取“敲門入戶”方式展開。作為前期試調查地區(qū),北京抽取了朝陽、昌平、房山3個區(qū),總樣本量600份。浙江、安徽、甘肅、河南、四川、遼寧六省作為正式調查地區(qū),每省抽取3個縣(市、區(qū)),每個縣(市、區(qū))抽取6個社區(qū)/村,每個社區(qū)/村樣本量為50份,每省樣本量為900份,6個省樣本量合計5400份。而網絡調查則將在多個門戶網站進行,預計可覆蓋百萬人。
王廣州介紹,實地調查對象是12周歲及以上的中國居民,采用雙分層概率比例抽樣方法,在社區(qū)/村莊、住戶的選取上,采取隨機確定起點、等間距抽樣的系統(tǒng)抽樣方式。“科學抽樣方法是保證調查真實性的關鍵,在調查方法和訪問規(guī)則上也要特別講究科學性”,王廣州說。
此次調查在訪問規(guī)則上十分嚴謹。按照規(guī)定,調查員要親口念讀問卷,不得將問卷交給被訪者自行填寫;念讀時不得采用表示希望、肯/否定、試探、啟發(fā)、贊嘆、不耐煩等情緒化語調,不得插入調查員自己的語言;不能妄自揣度被訪者的真實想法,改變答案記錄。為了掌握系統(tǒng)抽樣方式并嚴格遵守訪問規(guī)則,所有調查員在試調查前都接受了為期3天的系統(tǒng)培訓和模擬調查。
在北京的試調查中,科學細致的問卷設計得到了調查對象的肯定。昌平區(qū)興壽鎮(zhèn)沙坨村村民王長鳳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俺們是農民,要講幸福感,恐怕還說不大清楚。但問卷里這些問題,問得都很實在,哪怕沒讀過書的人,也能答得上來。”
從試調查首日的情況來看,各調查小組都嚴格按照既定的抽樣方法展開調查。有調查員介紹:“按照如此嚴格的抽樣方法展開調查,無疑增加了工作難度,也會遇到一些不愿意配合調查的情況,但這樣做能夠保證調查的科學性,還是值得的。”
關注重點群體家庭幸福
2011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首次舉辦。調查顯示,影響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對作用大小,依次排列為身心健康狀況、與父母的關系、與鄰居的關系、家庭經濟狀況;幸福感較高的人群特征是:而立之年、女性、有配偶、夫妻性生活滿意度高。這樣的調查結果,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
在與去年調查框架相似的基礎上,“2012年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查對一些分支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如親子關系、夫妻關系、鄰里關系、養(yǎng)老方式等方面。涵蓋了家庭衣食住行方面的食品安全、住房、交通、菜籃子問題;家庭關系中的婚姻穩(wěn)定、夫妻和諧、親子關系、婆媳關系問題;家庭健康方面的情緒和壓力感、生活節(jié)奏、社會適應力、飲食起居、重大疾病、娛樂休閑、社區(qū)環(huán)境問題;青少年兒童方面的快樂感、人際交流、飲食睡眠、運動娛樂問題;老年關懷方面的老年贍養(yǎng)、老年健康娛樂、老年生活品供求問題;不同人群對于幸福觀的認識差異。
同時,2012年的調查特別側重于對未成年人、農民工群體、老年群體等當今社會的重點人群的家庭幸福感。比如對于農民工群體,問卷涉及他們在打工地遇到的主要困難有哪些、與老家的聯系方式是什么、是否打算在打工地長期居住等。
針對未成年人群體,問卷涉及他們在過去一年內每天與家人交流的時間有多長、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主要困難等。
針對老年群體的養(yǎng)老需求,問卷涉及被訪者與父母(岳父母)的關系、居住距離、過去一年內與父母(岳父母)多長時間見一次面等。
昌平區(qū)的一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民工群體、老年群體大幅增加,這是他們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墒?,目前關于這些重點群體的研究還不是特別深入,對于他們的許多真實感受,外界也缺乏認知。“希望這次調研的成果,能夠為基層干部的實際工作提供幫助。”
“如果說去年的調查主要是引導社會民眾正確對待‘家庭幸福’的話,那么今年的調查,則是希望能夠更加準確地測量出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幸福感的真實狀況”,王廣州說?!跷?《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楊琳龍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