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成繪
生孩子、過百天、上大學、升職晉級、蓋房子、搬新家、給老人祝壽……都要請客隨禮——
■份子錢,猛于虎
——“一個多月往外掏的份子錢快一萬元了,搞得我自己的開銷能省則省。”
“這個黃金周,所有的工資都用來隨份子了,連買衣服的錢都沒剩下。倘若我‘不幸’35歲還未嫁出,請問我能先要點份子錢添幾件衣服嗎?”
“今年的9月和10月,是最令我崩潰的兩個月,因為我一共要參加13場婚禮,禮金要送出去五六千元……”
國慶長假剛剛過完,許多網(wǎng)友就在網(wǎng)上曬起了假期隨的份子錢。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有的地方不僅結婚要隨份子,升學、搬家、參軍、孩子滿月、周歲等都要請客隨禮,越刮越猛的“隨禮風”讓不少人難以承受。
“我9月份有兩個同學結婚,一個關系一般,給了200元;一個好一些,給了500元。10月2號有個閨蜜結婚,我隨了1000元。就這仨婚禮,半個多月的工資沒了,真是份子猛于虎呀!”說起自己最近隨的份子錢,在國家某部委工作的董麗麗大吐苦水。
董麗麗今年25歲,去年剛參加工作,每個月的工資只有2800元。“我們山西老家隨禮的風氣更厲害,關系稍微好一些的同事、親友辦喜事,父母親都要隨1000元。去年我有幾個初中同學結婚,人雖然回不去,禮金還要讓父母幫忙墊上。”
“這份子錢的行情也是水漲船高,以前朋友結婚送個200元就夠了,現(xiàn)在少于500元根本拿不出手。”在北京一家民營企業(yè)工作的陳路告訴記者,今年9、10月份他一共收到4張結婚請柬、2份孩子“升學宴”和一份朋友“滿月酒”的邀請。
“婚宴里有2個是我以前的下屬,給少了不好意思,每位隨了600元;另外的2個是鐵哥們,更不好意思少給,每人送了1000元。”陳路說,花錢最多的還是“升學宴”,請客的兩位朋友比自己年長,平常在工作中對自己多有照顧,所以他一狠心,每個孩子給了2000元禮金。至于擺“滿月酒”的朋友,平時關系也不錯,隨了1000元的份子。“你瞧瞧,這一個多月往外掏的‘份子錢’快一萬元了。搞得我自己的開銷能省則省,出門能坐公交就不打車,能回家吃飯就不在外花錢買。”
劉阿姨今年剛退休,國慶節(jié)前接到幾十年未聯(lián)系的同學電話,說喜得孫子,節(jié)后要借機請老同學聚聚。“說實話,我連她名字都記不得了,去參加就得隨禮,又不情愿,真讓我為難??!”
隨份子不僅在城市盛行,在許多農(nóng)村更有愈演愈烈之勢。
“咱農(nóng)村人好熱鬧,以前不管誰家辦紅白喜事,親朋好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喜歡去湊個熱鬧,隨點禮、送點東西是很平常的事,但也就隨個10元、20元的;可這些年不同了,禮越送越大,價碼越來越高,一次最少也要50元,關系好點的就得一二百元,有的甚至四五百元。”山東省東阿縣高集鎮(zhèn)農(nóng)民婁西艮說。
“俺一年喝喜酒的份子錢不少于2000元。農(nóng)村人喜歡在臘月里辦喜事,現(xiàn)在就收到了倆請?zhí)?,一個打算隨200元;一個打算隨400元。今年村里還考上了3個大學生,俺們都去喝了喜酒,每個隨了100元!”婁西艮今年42歲,家里種了14畝地,喂了20多頭豬,全家一年純收入3萬多元。“俺這兒的風氣還算不錯的,有的村子不管啥事都要請客隨禮,生孩子、過百天、房屋上梁、搬新家、給老人祝壽,甚至給故人燒周年紙……名堂可多了。”
■“人情債”,躲不過
——“份子錢是‘面子錢’、‘人情債’,隨個份子就把關系拉近了,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呢,就當為將來投資了。”
份子錢為何盛行?
“這就是一個‘面子錢’或‘人情債’,誰也躲不過。”北京女孩劉一丹今年9月份剛舉辦了婚禮,“我們收的禮金是這樣分配的,同學給的我們自己拿著了,因為我們要還禮;親戚們給的和父母朋友給的,父母拿著了,因為他們要還禮。” 劉一丹特意拿了個小本,記下了每個人給了多少錢。“還要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問題,以后人家結婚的時候只能給更多,不敢給少??!”
身為“80后”的劉一丹告訴記者,這兩年趕上了同學結婚的高潮。她9月份剛辦完婚禮,10月份相繼有3位同學結婚,11月份則有4場婚宴要參加,“份子錢馬上要還回去了。”
但劉一丹同時也認為,換個角度看,同學之間隨份子有點像相互幫助。“結婚的時候要買房裝房辦婚禮,一般人錢都挺緊的,于是大家給點份子錢,基本上就是小額無息貸款,幫助新人渡過難關。”劉一丹說,前兩年有個關系特別好的同事為買房的首付款發(fā)愁,卻說啥也不肯借她的錢。正巧要辦婚禮,劉一丹就隨了一萬元作為份子錢,同事只好收了。
“面子錢”更多的體現(xiàn)在那些平常交往不多、關系一般的朋友之間。許多人的心態(tài)是不想隨,卻礙于面子不能不隨。
“10月份還有個同學結婚,我沒時間去,我的婚禮也沒請他,本來不用隨份子的,但我覺得人家邀請我是當我是朋友啊,所以還是讓另一個同學帶了200塊錢過去。”劉一丹說。
董麗麗說,父母單位里辦婚宴的同事,連請柬都不送,就往單位的小黑板上寫個通知,茲定于某月某日在某地舉行婚禮等。遇上這種情況,即使不熟悉的也要硬著頭皮參加,“到時全單位的都去了,就你沒去,多不好意思呀!”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也發(fā)現(xiàn),份子錢之所以盛行,除了面子、人情因素,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現(xiàn)在干什么都需要關系,不論工作還是生活,有了關系就是好辦事。像我那兩個辦‘升學宴’的朋友,平時挺照顧我,正好孩子考上大學了,借這個機會表示下心意唄。還有那些同事、朋友,都是自己的關系網(wǎng)呀,人家辦喜事隨個份子,高高興興的就把關系拉近了,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呢,就當為將來投資了。”陳路的說法頗具代表性。
“也有同學想獨善其身、標新立異,結婚請客不收禮,但此意一出,就被大家否決了,說是壞了規(guī)矩。同學只好硬著頭皮落了俗套。”劉一丹說。份子錢讓人頭疼的最大問題在于,許多人不得不被動送禮、收禮,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金錢買不來友情
——“正常的禮尚往來無可厚非,但不能把友誼物質(zhì)化,應提倡溫馨、和諧、簡樸的人際關系。”
社會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夏學鑾表示,份子錢的起源和農(nóng)耕文化密切相關。“那時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方式都比較落后,蓋房子、娶媳婦都是大事,僅靠一家一戶難以完成,就形成了湊份子的模式,每戶人家都送點兒禮、出點兒錢,幫助這戶人家渡過難關,其實是一種原始的互濟互助的形式。”
夏學鑾說,“份子錢”本來是一種正常的人際交往,是維系人際關系的一種手段。“培根曾經(jīng)說過,沒有情義的社會就是一片繁華的沙漠。在禮尚往來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親密、融洽,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一個有人情味的社會有利于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其實,‘份子錢’越給越多,也說明老百姓手頭有錢了,以前想給多了也沒有啊!但如果份子錢變了味道,沒有節(jié)制的人情消費確實讓人擔憂。”
專家表示,“隨禮風”盛行,容易造成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更令人擔憂的是“份子錢”可能演變成變相的“行賄索賄”,成為一部分人斂財?shù)囊环N手段。
“我們這兒的行情是同事之間隨50元—100元,如果領導辦事的話就多點兒。”潘霞是河北省一個縣級中學的老師,愛人在當?shù)氐囊患艺块T工作。潘霞告訴記者,今年共有3個領導辦喜事,1個領導辦喪事,每人至少隨了200元。“領導請客,你又不能不去,給少了還不好意思。辦喜事的至少擺了100桌,算算那得收多少禮金呀!”
那么,份子錢能不能免了呢?
“正常的禮尚往來無可厚非,但不能把友誼物質(zhì)化,不能用金錢來衡量親情、友情,更不能將其蒙上功利色彩。”夏學鑾認為,短期之內(nèi)份子錢是難以消除的,但不要讓“紅包”給自己帶來壓力,應該根據(jù)個人的經(jīng)濟情況量力而行,而不應為了虛榮心、面子好看而讓自己的生活出現(xiàn)窘?jīng)r。
專家建議,政府部門應多加引導,在全社會提倡簡樸的社會風氣,比如多興辦公益婚禮、集體婚禮等;同時對領導干部嚴格要求,禁止大擺宴席,鋪張浪費。在農(nóng)村移風易俗,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減少隨禮的名目,降低禮金標準,把反對大操大辦納入到村規(guī)民約中加以管理。記者了解到,婁西艮所在的高集鎮(zhèn),每個村都設有“白事理事會”,喪事由理事會統(tǒng)一辦,每家開銷在3000元以內(nèi),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隨份子的風氣。
對那些希望借“隨份子”拉近同事、朋友間關系的現(xiàn)象,夏學鑾認為,增進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金錢是買不來友情和親情的,應提倡一種溫馨、和諧、簡樸的人際關系。(記者 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