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子寬以自己的書為教材,向村民宣講孝道
他沒事就坐在書桌前翻看以前的工作筆記
老翁編寫《百善孝為先》,正反典型在身邊,鄰居們說——
都怕上了“黑名單”
“百善孝為先,孝字值千金……”重慶涪陵區(qū)江東辦事處菜場村71歲的農民鐘子寬,耗時4年、用兒女給的養(yǎng)老錢編寫出版了一本書——《百善孝為先》,有人看后覺得大快人心,有人大為惱火,甚至罵娘……
這是為什么呢?
一本書引發(fā)熱議
“我兒殺個大雞公,老子等待一場空……早餐煮熟天剛亮,兒媳睡著不起床,叫喊幾道吃早飯,倒發(fā)脾氣吼哪樣……” ——摘自《百善孝為先》
4月22日中午,涪陵區(qū)江東辦事處菜場村5組周順明家門口,幾個村民正擠在一起津津有味看著一本書。
大家覺得書上的順口溜,好像說的都是村里的人和事。
這本書就是鐘子寬編寫出版的《百善孝為先》,它讓菜場村最近很熱鬧:有的人覺得大快人心,有的人大為惱火,有的人甚至罵娘……
為什么呢?因為,看過書的人都知道,村里有孝心的兒女上了書上的“光榮榜”;怠慢老人的后人則上了書中“不孝丑聞揭曉”的“黑名單”。后者雖未指名道姓,但大家根據順口溜的描寫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鐘子寬用這本書做敬老孝老的教材,進院入戶向村民宣講孝敬老人的政策和精神,希望在村里形成敬老愛老的氛圍。從敬老典型到如何念好家庭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說到“不孝丑聞揭曉”,聽眾開始騷動起來:有的小聲議論,有的紅了臉,有的翻起白眼,甚至罵他是“神經病”、“管閑事”……
鐘子寬真是“吃飽了撐的”嗎?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老人,為什么癡心不改做這樣一件討罵的事情呢?
他最恨虐待老人
“先有天地后有人,兒女全靠父母生。千辛萬苦撫養(yǎng)大,若無父母無己身。孝敬父母不可忘,天經地義道理真……” ——摘自《百善孝為先》
鐘子寬最大的遺憾,是未能為父母養(yǎng)老送終。他是父母唯一的兒子,1957年他丟下白濤糧站的工作,回家伺候年近60的父母。然而1960年,兩位老人相繼餓死。
自然災害時期,每人每天只有3兩米飯。眼看父母被餓得奄奄一息,鐘子寬很想將自己的米飯分給老人。“別讓孩子餓著。”可兩位老人把米飯讓給了5歲的孫女,自己餓著肚皮離開人世。多年后,鐘子寬每當端起白花花的米飯,就想起父母臨終的一幕。他為未能盡孝深感遺憾。
“父母在是福氣。”然而,鐘子寬擔任村干部后發(fā)現,很多村民嫌父母人老無用、礙手礙腳。從此,調解敬老矛盾成了他工作的重點,直到2002年退休。
2004年,村里90歲的蔣某上吊自盡了。鐘子寬為在任期間未能調解好蔣家的矛盾深深自責。鐘子寬說,他為蔣家孝敬老人的問題調解過四次,沒想到蔣某還是自殺身亡了。
有人將老人逐出家門睡屋外;有人沒收了老人的工資本……一樁樁虐待老人的事件,刺痛了鐘子寬的心。
四年寫成一本書
“嫌虐老人都罕見,引人注目起民憤。相當殘忍看不慣,不治影響一大片。我來說句公道話,勸解疏導該孝順……” ——摘自《百善孝為先》
“不能讓悲劇重演!”只有小學文化的鐘子寬,打算寫書為老人們說句公道話。兒女們覺得不可思議,但母親剛去世,父親找點事做也許能走出孤苦,就再沒說什么。
鐘子寬當村干部19年,調解家庭矛盾的筆記寫了足足30本,這成了他寫書的素材。2005年開始,鐘子寬一頭埋進這些筆記本里,那些凄慘、蠻橫、無奈的場景,一幕幕又在腦海里浮現。
怎樣寫得更好看呢?鐘子寬打算以順口溜的形式編寫書籍,這樣易于傳唱??伤荒钸^舊學,對韻律一竅不通。老人買來新華字典,拜孫子為師,從頭學習漢語拼音。
“寫書太苦了。”鐘子寬腦海里想的是敬老、嘴上談的是孝心、筆下寫的是孝道,有時為一句順口溜冥思苦想失眠。那段日子,兒女們外出打工,他起早摸黑寫書,一天只吃兩頓飯;他在床頭和口袋里,隨時放著本子和筆,靈感一來立即記錄下來,“體重輕了10多斤,但想起老人們的凄慘晚年我就來勁兒。”
2006年末,初稿完成,并四易其稿。后在涪陵區(qū)老年詩書畫研究所會員幫助下,對他的書稿進行了修改校正,用電腦打印成稿,還拿到了圖書準印證。
上個月,鐘子寬編寫4年、自費2000多元的《百善孝為先》一書出版。
村民要組織學習
“兒打老子無人拖,手頸摔斷疼難過。一不請醫(yī)來治療,二不倒碗開水喝……”“感眾孝母譚木生,關顧久病老母親。喂飯服藥遞茶水,一如既往最熱心。年年推薦評先進,涪陵日報新聞登……” ——摘自《百善孝為先》
現在,江東辦事處各村一本《百善孝為先》,菜場村各組一本。念起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人們從身邊不難猜到書中的正反典型的原型。
“響鼓不用重錘敲。”46歲的村民石本蘭說,鐘子寬的書說得有道理,寫得也很“狡猾”,曝了人家的光,人家還抓不到把柄。她認為,這是對兒女的一種鞭策。但她同時認為,老人也應理解、體貼兒女,有的家庭矛盾并不全是后人的錯。
“讀了很解氣!”村民周順明覺得,鐘子寬的書既有正面典型的引導,又有對負面人物的監(jiān)督。他說,讓那些虐待老人的人“亮相”是好事情。
菜場村村主任譚召文說,現在,身邊有的人嫌老人不講衛(wèi)生、有的覺得老人礙事,有的甚至逃避敬老養(yǎng)老義務。鐘子寬利用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編寫出版這本書,有利于引導村民敬老愛老。目前,村里要求各組組織村民學習該書,村里還考慮推行簽訂贍養(yǎng)協(xié)議,把老人的口糧和零花錢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
“討罵也得堅持下去。”《百善孝為先》第一次印刷了200本,不夠發(fā)送。鐘子寬說,那些上了“不孝丑聞揭曉”“黑名單”的人,才是孝德工程建設的關鍵,他打算再次籌集資金印刷出版該書,然后送到這些人手中,希望改變他們對老人的做法。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彭瑜)